【平台月】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召开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专家评审会

 

 

5月21日下午,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在阜成路校区召开了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5位校外专家参加了评审会,会议由基地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徐丹丹教授主持。

徐丹丹主任介绍了到会的嘉宾与校内领导,对专家们一直以来对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支持表示了感谢;科技处处长左敏教授左敏处长回顾了学校第一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的获批和14年来的建设历程、建设成果以及学校给予的经费支持;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吕素香对学校干部换届、经济学院新老班子交替之际,我国流通界的专家教授百忙中抽空来参评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经济学院副院长郭馨梅教授介绍了本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的选题要求、申报条件、申报情况以及评审要求。

结合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的总体功能定位,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和市委、市政府决策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自校内商学院、经济学院、艺传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2位老师递交了课题的申报书。

根据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基地处关于申报课题要考虑成果的后续转化应用,积极主动与实际部门对接合作,了解真情况,解决真问题的要求,与会专家对每个项目进行独立打分并进行了加总排序,一致同意对12项申报课题中的6项给予立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含文化专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含文化专项项目1项);同时按要求总结了每个申报书的优点与不足,以方便推荐申报的老师完善课题申报书没能推荐申报的老师知道自己的不足来年继续努力。

专家指出,本次申报的选题契合北京市社科基金选题指南的方向,与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的研究领域保持一致,研究视角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研究方法思路清晰,方法合理,对基地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也存在着部分选题研究基础薄弱、重点与创新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格式不太规范性、政策措施落地性有待加强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