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成功召开“推进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 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249日上午,由北京工商大学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推进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 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同时通过学说平台进行直播。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腾讯会议室和学说平台直播的听众近5000

本次会议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伟副教授、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勇教授和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正平教授主持,经济学院院长倪国华教授到会致辞。金融学科负责人杨德勇教授、国内农村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马九杰、王修华、刘西川等专家以及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农商银行发展联合会执行副理事长吴红军、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唐志刚等业界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为线上参会者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大餐。

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自由讨论与会议总结四个环节。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伟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张伟副院长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强调了数字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逐一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在开幕式的最后,经济学院院长倪国华教授发表致辞,对各位专家的参与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对各位嘉宾的演讲充满了期待。

主旨演讲环节由杨德勇教授主持,共有三位演讲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马九杰教授对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金融服务全要素生产率问题进行了阐述,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马九杰教授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并详细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最后介绍了自己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初步实证研究成果。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从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遇到的一些问题,从“取势”、“明道”和“优术”三个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提出农商行应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熊德平教授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效应问题,并讨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若干个相关的理论问题,最后分享团队在该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证实了对理论问题分析的合理性。

自由讨论环节由张正平教授负责主持,共有六位嘉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分享。农商银行发展联合会执行副理事长、秘书长吴红军认为,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关注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保持与大中型银行同步的发展方向,也要尽快开展数字化转型成果共享转化,形成“全国机构带动省部级机构,大型银行带动中小型银行”的局面,降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度与成本。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院长王修华教授报告了题为“数字金融、家庭相对收入及脆弱性”的实证研究成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提升家庭相对收入水平,降低家庭脆弱性,其微观机制在于,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了家庭金融可得性和使用性、增加了家庭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支出、改善了家庭的非农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从而降低家庭脆弱性。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勇教授分享了对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农商行面临的十大挑战和问题,并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指出农商银行应提高成本效率尤其要重视中间业务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龙耀教授基于一家小额信贷机构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与软信息价值的关系,从本地信贷员和外地信贷员离职率差异的角度切入,提出本地信贷员具有更加丰富的软信息,在数字化转型前业绩表现更佳,数字化转型前后,外地信贷员平均在职时长涨幅超过本地信贷员。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唐志刚以自己所在银行的实践为例,就农商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作用及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认为数据治理是一个持续运营、不断优化的系统工程,唯有重视数据,从源头上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将数据治理变成常态,才能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发展。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西川教授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应从全方位、宽视域的视角出发,结合具体实践和基本理论,考虑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问题,指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若干难点问题。

会议的最后,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正平教授做了总结发言。首先,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感谢。本次会议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重视,得到了九位演讲嘉宾的支持,也得到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对此,张教授对与会领导、专家、听众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其次,分享了举办本次会议的初衷。九位演讲嘉宾围绕着各自关心话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享,张教授期待本次会议能让听众有更多收获,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难,寻找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能在不同的场合与学界业界同仁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共同推动农村金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